——我校开展 2023 年新入职教师集中培训暨协同提质新教师专项活动
近日,我校和河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开展了邢台学院2023年新入职教师集中培训暨协同提质新教师专项活动。本次培训为期3天,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南峪举办。活动得到了河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选派两名优秀教师赴培训基地现场专题培训。
新教师入职培训旨在搭建新老传带和新人互动平台,助力新教师尽快熟悉学校、融入学校,加速完成高校教师角色转化。本次培训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师德师风:典型立德,以身示范
培训活动从师德师风开始,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张兰英作了师德师风专题培训报告,河北省师德标兵许澄作典型发言。张兰英向学员解读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带来大家学习了师德师风相关文件。她指出,要建设一支“四有”好教师队伍,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严格师德考核,注重运用师德考核结果。她和新教师共勉——教育发展,师德师风是关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方针必须明确的根本问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河北省师德标兵许澄典型发言立体展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打铁还需自身硬”,师德的正向带动首先是对自身品德的锤炼,然后才是日常工作中的辐射影响。许澄老师三十年如一日对工作的拼命三郎精神激励着青年教师,舍小家为大家的敬业态度激励每个人去理解奔赴和进取的含义。
师德专题报告结束后,全体学员举行了宣誓仪式。
课程思政:水乳交融,春风化雨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河北省首届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中获得特等奖获得者李阳将培训会场变成了一堂生动的现场示范课,带领学员经历了一场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双重洗礼。李阳老师不但让学员深刻认识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更是重心后移,结合自己的《教育史》课程,通过翔实的案例说明了实现课程思政的多重可能性,让学员有醍醐灌顶之感。
教学设计:以人为本,内容为王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河北省高校教师入职培训专家李秋石讲授了如何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李老师的讲座干货满满,诚意十足,亲身示范了有效的课程设计和课堂互动是如何激发学习效果的,现场氛围十分热烈。他将教学经验凝练为“以人为本、内容为王、自我为根”,为青年教师打下了深刻的印记,展示了怎样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让学员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科研工作:立足本地,团队协作
科研处处长武立民解读了高校教师从事科研的意义以及学校的科研工作政策。通过其解读,学员了解了学校对“青椒”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和具体路径。武处长还重点强调了立足地方高校实际和找准团队和角色定位的重要性,为青年教师的科研进阶提供了中肯的可行性建议。
学生管理:合理规划,前景广阔
学生处副处长姚大伟的工作解读生动活泼,对辅导员工作进行了一次趣味导入。他从实处着手,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举例分析,让学员心中模糊的辅导员工作逐渐清晰起来。他介绍了引导式、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模式,同时还引导辅导员通过合理的时间管理来加快工作效率,“日常的事情规范办”。最后鼓励辅导员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性和锻炼价值,鼓励他们以先进为楷模,努力向上。
红色精神:历史细节,代际传承
培训活动专门安排了红色抗大精神现场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参观抗大陈列馆、抗大首长旧居、抗大碑林、抗大总校旧址,并在现场展开抗大精神内涵、抗大纪念碑建设与历史挖掘讲解教学。通过一件件古物、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学员深刻领悟到了革命前辈的抗大精神和前南峪人的艰苦奋斗精神。80多年前,共产党用抗大精神缔造了一支政治、革命、战斗素养过硬的人民军队;60多年前,前南峪人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开辟了山区绿色发展的新道路;如今,邢台学院的“青椒”们也将赓续这一精神,站好岗位,耕好责任田,用实际行动为邢台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培训结业仪式于10月30日举行,包括人事政策解读、学员代表发言和证书颁发。来自不同招录渠道的5名学员代表进行了简短、真诚的发言。在颁发了结业证书之后,培训在活泼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